bjbbs 发表于 2014-4-5 13:21:23

聚焦陪都之:“一号工程”

聚焦陪都之:习近平的“一号工程”


在近日大陆舆论之上,“陪都”、“一号工程”都成为了热词。这里所说的“陪都”是指已经确定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保定,所谓“一号工程”,实际上指的是刚刚被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“京津冀一体化”。在短暂否认之后,3月末,河北省委出台的《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》、《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》,被认为正式象征着习时代“一号工程”拉开序幕。受此影响,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上,与河北尤其是保定相关的股票短时间内大涨,保定房价也接连走高。对此,有媒体曾分析称,脱开对市场和经济层面的影响,“一号工程”之所以能够为坊间热议,不仅是因为“一号首长”亲自出面协调三地,也不仅是该规划为本届政府标志性发展战略,更重要的是,规划表达了强烈的政治意愿。

曾被“遗漏”的一号工程

所谓“一号工程”的源起,是在2013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“首秀”政府工作报告,谈到2014年重点工作时,提出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”。随后的3月5日,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,这一战略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。不过由于中共和媒体的注意力正放到党内反腐打虎之上,因此对于这条新闻也就有意无意地放过了。

但是在一年后的今天来看,中央层面为这项政策所作的准备以及造成的影响,并不比反腐要小。在2012年2月26日,习近平端出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,在他主持的这次专题座谈会上,他阐述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,表示京津冀已成为继长三角、珠三角之后,第三个最具活力的城市群,并提出京津冀要“抱团”协同发展,凸显京津冀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。据查,这是习近平在当时的一个月内,三次召开专门会议,对北京工作作出战略部署。

在那个时间段,习近平频繁参加各个层面的高层会议,从宪政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到中纪委全会,与之相比,这样一个区域性的专题座谈会似乎就显得无足轻重。不过具有政治敏感度的人发现,长久以来,一个总书记如此密集地部署北京经济战略工作,极为少见。尤其是被外界视为中国政治风向标的《新闻联播》,罕见地以7分14秒的时长报道了习近平提出的这一新国家战略,再加上此番河北省委以文件的形式将这个消息对外公布,已经毫无疑问地表明,京津冀一体化,将成为继长三角、珠三角和环渤海后的第四个区域战略规划。

邓江胡一脉相承

在中国语境中,“一号”这个词背后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。在公众的概念里,创建深圳经济特区,是当年邓小平经济改革的“一号工程”;上海浦东新区开发,是时任总书记江泽民承继老市长汪道涵改革思路的“一号工程”,这些都被列为国家发展大战略。有谋略的胡锦涛,他的经济改革“一号工程”,只是延续江泽民时代开始的西部大开发。这些都被列为中南海的国家发展大战略。对此,有大陆媒体曾予以解读,如果说每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都有一个区域经济战略,那么,习李也不例外,选择京津冀,既有客观上的发展需要,也有主观上的亲近感,更有现实中的无奈。

客观上的发展需要和现实中的无奈已经无需赘述,作为目前中国政经话题中最热的议题,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优劣已经被海内外媒体翻了个底朝天。但是正如前文所说,综合看历任总书记的“一号工程”,选择哪一块区域作为本届政府的发展重点,显然也有着主观上的偏向性。

邓小平选择深圳作为特区,并没有太多的主观情感色彩,更多是客观上的中国需要一个经济龙头,而深圳地处东南沿海,毗邻香港,侨民众多,先天条件优越。但是随后上海市委书记出身的江泽民,选择上海浦东作为发展重心,则被认为带有明显的倾向性。至于胡锦涛,这位在甘肃和西藏有过执政经历的领导人,将“西部大开发”作为他的“一号工程”,自然也是情理之中。

习近平的个人意志

对于习近平而言,在其上任的两年间,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位仕途从河北起家的红二代,对河北省格外“垂爱”。河北也一改以往不温不火的“疲乏”状态,出现多年“蛰伏”后难觅的“亢奋”,大有一副急于为自己正名的架势。在“整风运动”中,习近平借机选定河北作为自己的联系点,在上任不到一年内三次到访河北,此番又将河北与北京、天津划为一区共同发展,“提拔之心”可见一斑。与此前的珠三角、长三角不同,这次在媒体的报道中,保定被形容为“陪都”,虽然官方随后否定了这个消息,但是这种经济议题背后的政治意味,才是普通民众好奇和投资者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。

在中国,这种大型工程都难掩背后的政治意义。而领导人也愿意在任内大力推动某个带有自己鲜明个人特色的工程,在他们看来,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“名留青史”的一种方式。今天最为中国民众所熟知的类似工程即为三峡。这项工程被看作是学水利出身的前国务院总理李鹏的“政绩”,也是他在中国政坛最有权势时大力推进的。1992年4月7日三峡议案进入表决程序时,共有2,633名人大代表参与表决,结果是赞成1,767票,反对177票,弃权664票,未按表决器的有25人。表决虽然获得通过,但赞成票只占总票数的三分之二左右(67%),是迄今为止中国全国人大所通过的得票率最低的议案。虽然三峡大坝最终建成,但是直至今天,西南省份一旦遭遇天灾或地震,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联系到三峡工程之上。

当然,不能因为工程中带有领导人的个人意志,就否定这类工程的利国利民性。例如三峡工程,尽管批评声不断,但是在发电、防洪问题上,所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。而珠三角、长三角、西部大开发所取得的成果更是毋庸置疑。对于任何一个大型国家工程,是否应该建立,其标准不应是个人意愿或者是政治诱因,更多要考虑的还是那两个字——“为民”,无论是珠三角、长三角、三峡以及京津冀,只要能够“利为民所谋”,方不辜负“权为民所赋”。

(王雅 撰稿)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聚焦陪都之:“一号工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