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iTai 发表于 2017-3-19 00:16:33

“为北京感到难过”是中产阶层的无痛呻吟?


“为北京感到难过”是中产阶层的无痛呻吟?


在大陆网站“知乎”上,一篇名为“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北京年轻人的创作力和生活品质”的问题引起了网友关注。前排答主大部分是清华北大毕业生,进了研究所或者医院,学术上能在国际会议谈笑风生,但回望生活是在出租屋里没法给孩子解决重点中学名额的“窘迫”。

灰霾下的北京在很多人眼里仍有“吸引力”

无独有偶,大陆媒体人李方发表的文章《最近有点为北京感到难过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。该文讲述作者眼睁睁看着很多优秀的朋友因为房价、孩子教育等问题离开北京,觉得北京已经不能再给年轻人提供梦想。

一时间,在北京生活的网友怨声载道,但也有人随即反驳:“北京从来就不是一个靠一代人的努力就能留下来的城市。70后曾经有一代人靠努力考上名牌大学,最后就留在了一线城市,用知识改变了命运,实现阶级大跨越。但这代人做对的不只是努力学习,更有决定性的是他们赶上了时代百废待兴的风口,他们才是特例。后来者以70后这代人为参考,自觉考上清华北大成为行业精英就该瞬间跻身北上广中产,显然是误会了社会本该有的样子。”

也有网友认为:“北京的房价离谱吗?真的很离谱。但挡在这些出来抱怨的清北毕业生面前的根本不是房价而是户口。户口年轻时看起来也没什么用,最有用的是在孩子上学的时候。大部分外地清北毕业生只靠自己或者夫妻俩共同奋斗,一定是能在北京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的——租得起不错的房,消费得起娱乐。只是,如果没有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的能力,又买不起天价学区房,教育这一步就跨不过去。”

但他们其实都是现实中的“成功人士”,那些被认为是底层的人才是没有希望的:他们在忙着送外卖,在写字楼里加班到深夜,在24小时的肯德基麦当劳里刷着职业技能考试的题。这些人根本没有时间在“知乎”和网络上抱怨。

南都周刊的评论认为:“尽管北京并非不存在不公,但在这里,你随时可以感觉到健康、向上的市场力量——按价论市,给有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,让勤奋的人得到更多的报酬。房子、空气、户口也许让你的生活异常艰辛,但作为一个平民子弟,你无法忽视,在这个城市里打拼,你的前景将更加公平和光明。”选择了北上广的同时,也就选择了一份在大城市打拼求存的机遇与风险。

美国作家A·J·雅各布斯(A·J·Jacobs)如今被众多华文网站引用:大规模城市“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,使政客、地产商血液澎湃,而广大群众则总是成为牺牲品”。中国的特大城市及其中心城区几乎集中了全部的优质公共资源: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医疗、文化资源等。它们是首都,是省政府、市政府所在地,有好的学校、医院、博物馆、图书馆等资源。对优质公共资源的需求,迫使人们不得不同时涌往这些城市的中心城区。

对于中国而言,大城市并非是市场集聚而是因为权力集聚而产生,其次它才是一个“发展问题”,而且它人为地制造了其他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衰败和萧条。“逃离北上广”是市民个体的充满矛盾的焦灼和挣扎,人们因受不了城市的压力而想逃离,但却无力抵抗这些城市所能提供的优质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诱惑。人们希望缓解压力和焦虑,到二三线城市去生活,却发现一旦离开之后,不仅意味着个人发展机会的丧失,更意味着享受社会优质公共资源待遇在事实上的剥夺。

无论是逃离北上广,还是逃回北上广,大城市、小城市之间的比较与取舍,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群往返的潮汐,凸显的是一代城市谋生者安全感的缺乏、“无根”的困惑。他们对于城市的未尽人意乃至糟糕之处,用脚投出了选票。无论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的种种弊端,都在呼唤着更高明的现代城市管理艺术。
 

(乔克 撰写)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“为北京感到难过”是中产阶层的无痛呻吟?